
本期導讀 :
●汽車消費政策新變化!
●劉毅在江門江海區調研督導工作時要求:把江門打造為垃圾分類全省標桿
●江門市全省領先應用的兩個平臺
●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密切跟蹤政策落實情況使各項措施更精準有效
●我市5G網絡建設持續提速—已建成5G基站813座
●江門人關心的這條鐵路終于要來了!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我市全域旅游工作現場會召開:搶抓機遇,推動江門實現高質量發展
●超億元項目209個、投資額近1300億元 去年,江門這些招商引資亮點刷屏了!
4月10日,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不斷恢復,汽車產銷市場也在逐步回暖。目前,汽車企業已經全面復工,日產量也逐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5%以上。在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增加需求、擴大消費。
財政部、稅務總局9日發布《關于二手車經銷有關增值稅政策的公告》,明確為促進汽車消費,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由原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改為減按0.5%征收增值稅。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原本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
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這兩項優惠政策延長,主要是考慮到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拉動汽車市場消費。同時,也有利于支持相關行業和企業加快復工復產。(來源:江門日報)
劉毅在江門江海區調研督導工作時要求:把江門打造為垃圾分類全省標桿
4月1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赴江海區調研督導垃圾分類工作。劉毅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動作為,彎道超車,把江門打造成為垃圾分類的全省標桿,市領導林飛鳴參加活動。
在江海區銀泉花園C區,劉毅詳細了解江海區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下一步工作計劃及投放點建設情況,并與垃圾分類督導員交談。劉毅要求,一要加快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進度。二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培訓工作力度。三要建立利益導向機制,促進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四要加快末端建設,新會區、開平市等要加快垃圾固廢處理項目進度,有序推進各市(區)建設建筑垃圾消納場。(來源:江門日報)
4月22日,江門市率先在全省啟動“廣東省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和行政執法網絡監督平臺”省市一體化部署實施工作,對外公布第一批11家試點單位和12家推廣應用單位名單。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陳春生,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總工程師周傳世,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曉雄等出席活動。
許曉雄表示,今年,省批示支持我市作為省“互聯網+監管”試點市。各級各部門要在“數字政府”建設框架下,大膽創新,構建“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管新格局,努力打造“互聯網+監管”江門樣本。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行政執法“兩平臺”推廣應用為契機,繼續深化“互聯網+監管”改革和“數字政府”綜合改革,努力打造更優更好更高效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展現我市作為試點城市的擔當。
陳春生指出,希望江門按照省市一體化建設模式,充分釋放數字政府改革紅利,大膽探索,通過先行先試,建設覆蓋地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行政執法主體的江門市平臺,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為全省推廣應用“兩平臺”提供江門經驗做法,繼續譜寫江門改革新篇章。(來源:江門日報)
市政府常務會議要求:密切跟蹤政策落實情況 使各項措施更精準有效
4月2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促進消費擴容提質、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扶持會展活動、水資源管理等工作。
會議強調,各級政府、各部門要根據國家和省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的要求,結合我市的實際,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促消費工作,營造更有利于消費的環境。會議指出,目前我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1+N”組合政策已陸續出臺,制定出臺政策的各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及時跟進了解該項政策的落實情況和社會反響,真正達到刺激市場。會議要求,各級政府、政府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我市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等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
同時密切跟蹤了解我市消費變動情況,不斷調整和完善,使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精準有效、落實到位。(來源:江門發布)
截至今年3月底,我市已建成5G基站813座,公共服務機構、重點產業園區、交通樞紐、重點商業圈、大專院校、醫院、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5G基站優先保障,實現部分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去年底在全省地級市率先實現5G網絡“鎮鎮通”。
記者留意到,在優化5G產業生態,著力推進5G網絡、技術、產品與應用融合方面,我市除安排專項扶持資金支持5G產業發展與示范應用外,還在技術改造、創業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引進5G產業領域各類人才和產業鏈項目,搶抓5G商用機遇,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和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來源:江門日報)
江門人關心的這條鐵路終于要來了!
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4月4日,經過為期8天的日夜奮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項目的深圳至江門鐵路項目,其先行段工程越珠江口隧道水下地質鉆探勘測任務順利完成,已滿足初步設計鉆探要求,這是該項目前期工作繼項目可研獲批后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為確保實現年內開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據悉,新建深圳至江門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于今年3月初獲國鐵集團和廣東省共同批復。新建線路自深圳樞紐西麗站引出,向西以隧道經深圳機場后,經東莞市,在虎門鎮以隧道下穿珠江口,經廣州市南沙區、中山市、江門市至深茂鐵路江門站,新建正線長116.1公里,橋隧比98%。全線設西麗、深圳機場、東莞濱海灣、南沙、中山北、橫欄、江門等7座車站,其中江門站為既有車站。項目投資估算總額513.1億元,設計時速250公里,建設工期5.5年,控制性工程為新建珠江口隧道,全長13740米。(來源:江門發布)
我市全域旅游工作現場會召開:
搶抓機遇,推動江門實現高質量發展
4月16日,我市全域旅游工作現場會在臺山市召開,對全面推進我市2020年全域旅游各項工作作動員部署,重點推進當前文旅休閑消費健康復蘇,促進疫情后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加快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劉毅充分肯定了我市全域旅游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從六個方面全力推動全域旅游建設和發展。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提振旅游消費,二是加快創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區,三是加快推進文旅項目建設,撬動和振興旅游市場;四是加大文旅項目招商力度,五是加大文旅資源整合力度,以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建設、國家級僑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推進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六是加大文旅政策扶持力度,通過機制、資金、土地等加強旅游發展保障。(來源:江門發布)
超億元項目209個、投資額近1300億元
去年,江門這些招商引資亮點刷屏了!
2019至2020年以來,我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來抓,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創新招商方式,不斷匯聚產業發展新動能,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市商務局統計,全市共引進投資,超1億元項目(含增資擴產)209個,投資額1298億元,分別增長7.2%、5.7%。其中,引進超億元產業項目184個,投資額1061.5億元。此外,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23億美元,以商務部人民幣口徑統計為54.54億元,增長14.96%,增速在全省排第五在珠江三角排第二。
臺山核電、巴斯夫等世界500強企業實現增資擴產;中集集團、騰訊、華為等中國500強企業、世界500強企業與我市合作有新發展;創維顯示、智誠科技等投資超10億元項目通過邊租賃廠房過渡生產、邊購地建廠的方式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產”;僑鄉記憶、華僑城等投資超20億元的重大文旅項目簽約、建設工作順利推進;摩爾電子科技產業園等7個“供地即動工”項目刷新了江門速度。(來源:江門發布)
本文內容、圖片來自江門發布、江門日報、經過編輯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閱讀原文